露营装备的收纳与选择


虽然说‘装备只是手段,活动才是目的’,不过若是连基本的露营装备都没有,那么是啥么露营活动也甭想玩了~ :Q 初期投入露营时,或许可先向亲朋好友支援必要的装备,如:帐篷、桌椅、炉具等,加上自备的寝具、餐具 (较私人性质的器材最好还是自备) 以及家中的锅碗瓢盆,出发完成露营的处女秀并不困难。
但这仅是一次、两次还 ok,毕竟装备还是别人家的,借用起来压力大,怕稍有损伤要归还时就难堪了,且使用上也不见得顺手或适合自己的需求... 因此若是玩露营上瘾了,真想继续朝这方向前进的话,露营装备的选购是必然的途径!!
但这仅是一次、两次还 ok,毕竟装备还是别人家的,借用起来压力大,怕稍有损伤要归还时就难堪了,且使用上也不见得顺手或适合自己的需求... 因此若是玩露营上瘾了,真想继续朝这方向前进的话,露营装备的选购是必然的途径!!
.
在进入正题前先来瞧瞧标题的相片,这是我们家在 98 年中安排到澎湖露营六天五夜,出发前在自家停车场拍摄的。时值盛夏,又是长天数的露营,因此需带的装备数量可说达到最大值,将整个后车厢塞的满满地,车内照后镜也失去了作用。其实装备会这么多还有个原因:该次到澎湖露营是计划采定点放射式的玩法,因此并未背负车顶帐,顿时就比平日出门多出了一顶六人帐篷、三个 5cm 的充气睡垫以及原本放置在车顶账上方的两张户外椅,这会儿全得塞到后车厢中,当然是马上宣告爆满!!
.
好像扯的有点远了~ XD 其实是要以这张相片做个例子:在购买装备时除了考虑到实用性与价格比外,更要顾及到收纳上的问题... 除非车子的空间真的很宽阔,装备可以随便丢、随便塞,不然再好再棒的装备,一旦车子载不出去也是没啥路用~
.
想到以前开轿车露营的年代,露营装备的选购更是锱铢计较... 不是 coco 的关系,而是到了一个装载数量极大值后,要想再添购新的装备,该如何装填于车子里带出门反而成了更脑人的问题。尤其对 RV 汽车露营来说,装备不怕重,只怕体积大,因此如本文标题所示,‘收纳’可算是选购装备时的首要考量!! 而要怎么样才算是对收纳性有帮助的露营装备?大致上就两个基本原则:
.
1. 收合后的体积小
这是最直接的影响!! 不过这里指的体积要小,并不表示要因此而牺牲了功能性~ 好比说 UNIFLAME 瓦斯双口炉的体积大,MSR 口袋火箭炉 (登顶炉) 的体积小,因此带登顶炉胜过带双口炉!? 其实这并不正确,因为两者虽然都是炉具,但是双口炉所带来的方便性,并不是登顶炉所能取代的;或许可以妥协 (假设车子实在是装不下),但这算是舍弃便利性来换取空间,两者带来的功能性仍是不相等的。
.
所以这里说的体积要小,是指装备本身收合时的巧思设计,又不失其功能性!! 例如:露营用的锅具组,能将多个锅子彼此套叠,中空处还能塞入杯碗或茶壶,让收纳体积缩小至极限;又如 GCI 的 PICO 或 Xpress Lounger 折叠椅,展开时和一般的导演椅相同,坐起来舒适,但是收合时硬是可以缩小到同类型椅子的二分之一体积;再如鸟窝中曾分享过的 RIO 手提式料理桌、Coleman 餐橱网篮等装备,都算是收纳性极佳的代表。




2. 尽量能一物多用
一项装备带出门,如果它能有五个功能可变化应用,那么一定胜过同时带五项装备!! 这里以 UNIFLAME 折叠小桌举例说明,虽然我是将它定位为 Igloo 五日鲜冰桶的专属桶架,不过事实上它是一张小桌子,因此在活动中如有临时要用到桌子的需求时,它立即可以派上用场 (冰桶则暂时用防水布垫在底层放在地上);且它的桌板有耐高热的特性,常常被应用来架高 Snow Peak 焚火台烤肉使用;一旦任务完成,它便可再回归到它原本做为冰桶架的角色。相反的,如果今天我是为了冰桶能架高的需求,而带了一般的桶架出门,那么在整个露营过程中,它也只限于桶架的单一用途而已,无法再变化应用... 这个就是能否一物多用的差别,自然也影响到装备量的多寡。
其他如鸟窝中曾介绍过的 Coleman 多功能剪刀,或是户外活动中常见人手一支的多功能工具钳、瑞士刀等,以及露友们喜爱的 RV 桶,都算是一物多用的例子。试想如果带把瑞士刀出门,那么开罐器、开瓶器都可以省略了;而 RV 桶拥有多种用途,既可装纳物品,又能当成水桶,必要时还可拿来垫脚或是当椅子坐,自然对于整体的收纳助益许多。




以上算是装备本身对于收纳性的影响,另一方面,就是装备与装备间的摆放问题了。下面是我们家出门露营时惯用的收纳方式,载运车辆是 ESCAPE,并有安装旅居者车顶帐,车顶账上面可再摆放两张多段椅。当然每家子的车型、装备型态不尽相同,在这里只是举例,不见得完美,供大家参考看看:
因 UNRV 多段椅的体积最大 (这个是长背款),一开始先横放竖立,然后塞入三个塑胶小箱及一只大提袋成一个平面。三个箱子各有作用:一个是放儿子专用的简易车床相关配件,含睡袋、充气睡垫及枕头、车窗纱网等;一个是专门放厨房用的炊具组,含套锅组、平底锅、觇板刀具及盘子等;另一个是放杂项物品,如延长线、电灯、医药箱、营绳、强力夹、锯子等哩哩扣扣的工具。至于提袋,则是摆放烤肉网、晾衣架、焚火台、热水袋、废报纸等平面状的物品。平面架构完成后,上头垫一层帐布 (此为自制的小天幕,必要时可拿来架帐用),布面前端塞入箱子与椅子间的空隙,避免行车时物品碰撞发出异音。两侧的畦零空间 (轮拱内凹处),也可塞入些零星物品...




箱子的前方还有空间,这个位置负责摆放长条状的装备,如 27 秒快速帐、行军床、LOGOS 卫浴帐、蛋卷桌及铝合金伸缩营柱、LEKI 登山杖、大型伞等...




待第一个平面堆叠完成,就可以开始摆放第二层,这时以较大型的平面装备为主,如鹿牌双口炉、鹿牌白金厨房、折叠餐桌等,右侧那个浅蓝色提袋里装的是 27 秒帐的四块边布。最后上头一样再铺上防水帆布,并利用后车厢两侧的挂钩横拉一条弹性绳 (开厢门时可避免物品掉落),准备进行第三层的堆叠...




第三层的物品摆放,会以 MountainSmith 收纳袋或背包软袋为主,内装衣物或干粮食材。装衣物的软袋可尽量塞在侧边填补空隙,装食材的则放在中间处避免受到挤压,行车途中想吃零食也方便拿取~ ^^ 另外我至少会带一咖 RV 桶,一样放在第三层,里面装些如 Lichao 头灯、不锈钢碗杯、S 钩、弹性绳、盥洗用具等随时可取用的小东西。其实第三层的摆放就比较随兴了,要注意的是尽可能别挡到车内的后视镜范围 (尤其是右后侧) 以利行车安全,不然这里的空间应是可以再塞入一个 40Qt 冰桶的... 不过我们只有一家三口,座位空间还有余裕,因此我是将冰桶摆在左后座,和座位踏垫处的鹿牌 10 升水箱、2kg 瓦斯桶放在一起...




诚如上述所提,目前我们家的装备摆放方式仍不完美,最显而易见的就是 27 秒帐的位置!! 因为此类型的快速帐是属于到营地后第一个开启、离开营地时是最后收回的装备,因此在车内的摆放点应是在最上方处,即能轻易取出、放入的位置才是最正确的。只是受限于后车厢及装备尺寸,现况也只能先这样妥协,待日后想到更好的方法时再来改善~ :Q 除此之外,其他装备的摆放方式个人尚觉满意,并归纳几个收纳要点如下参考:
零星的物件要尽量装箱 (或装袋),避免零散携带。装箱的好处是保护性佳,不怕挤压,上方的平面还可以再利用;装袋也不错,软性材质适合填补空隙处,充份利用载运的空间。 装备的选购上要考虑到收合后的外形,是呈长条状或是平面状,并能配合自己车内的摆放方式。尤其这类型的装备大都是桌子、椅子、户外厨房等体积大的物件,入手前务必要有周延的考量。 常会用到的工具物品,摆放点一定要安排在容易拿取之处,好在第一时间可以应用。以电子照明灯具为例,如果晚上才抵达营地 (提早入场行程常常如此),四周黑压压一片,要想环境照明开始营地建设,此时灯具是否方便拿取就会有差别了。 如果开的车种是休旅车的话,因为后车厢与人员座位是相通的,堆叠装备务必要注意到刹车时物品可能会往前掉落的问题,必要时可加装安全阻隔网解决此困扰。 有的露友会利用角钢或木作,在后车厢设置分层架,让装备的摆放更为简洁,也方便随时拿取。这是很不错的收纳方法,值得参考。可惜我们家有简易车床的需求,装了分层架后反而会变得不方便,并不适合。
104/05/24 注记:
相关文章参考:ESCAPE 休旅车后车厢载运装备模式调整 (分层收纳法)。


最后来说个大家常会遇到的情况:装备有多种,其中一定有很喜欢而非带出门不可的装备,但是能载运的空间实在有限,这时就要被迫取舍了!! 而是否会舍轻就重,那可不一定...
.
以我们家为例,在之前开轿车露营的年代就有入手了一张 UNRV 的长背款多段椅 (如下图),那时的想法是... 在整个露营活动中坐椅子的时间很长,当然要弄张舒服点的来享受。不过它的体积对轿车而言实在是太大了,为了要清出可容纳它的空间,我不得不舍弃一些较次要的装备,甚至连硬式冰桶也没敢买 (直等到换车后才入手冰桶),为的就是要带它出门... 照理说,这张长背款的多段椅实在是不适合当时开轿车的我,若少带了它,我就能带上更多其他的装备;不过有时候就是这样,为了某种坚持 (贪图舒服!?),往往还是会做出在别人眼中异于常理的取舍~ :Q
.
但说句实在话,在露营活动中椅子的角色扮演真的很重要!! 个人的看法是... 其他的装备可以阳春些无妨,不过椅子一定要注重,坐起来要舒适才行。带张小童军椅或是折叠凳固然方便好收纳,但是长时间坐下来却是种折磨!! 我想只要多出外露营几次,应该就能了解到这种感受吧...


载运空间是有限的,但露营装备是可变通的,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,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装备收纳方式~ ^^